
玉皇阁及文华书院
时间:2017-05-22 14:05:02 已有
人关注
游客印象:玉皇阁及文华书院建筑虽皆为清代建筑,但其建筑气势宏伟、布局之严谨、工艺之精良,雕刻精湛华丽,保存之完整在大理州乃至云南省内均实属罕见。
玉皇阁及文华书院简介:
玉皇阁及文华书院位于云南巍山古城东北隅,文华书院前身是玉皇阁,玉皇阁曾是为巍山清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殿宇,玉皇阁及文华书院于1998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玉皇阁始建于明代,清同治八年(1869年)毁于战乱,清光绪元年(1875年)在玉皇阁旧址上创建文华书院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重建玉皇阁。玉皇阁与文华书院并存,分立左右。
玉皇阁清始建于明,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重建。阁座东向西,由大门、前殿、中殿、正殿及两厢组成,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。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、前殿、中殿、大殿等建筑。山门为面宽三间的牌楼式建筑,明间正面设叉手如意斗拱,次间置七彩斗拱,两山墙饰以砖砌斗拱,后檐以垂柱及花板装饰,整个建筑雕镂精致,装饰性甚强。前殿及中殿皆建在石砌台基之上,层层升高,均为面宽三间的单檐硬山顶加腰檐式建筑,虽无斗拱,但建筑体量高大,梁、枋等构件流利多姿。大殿则建于2米高的台基之上,前设月台,左右砌以八字墙,为重檐歇山顶建筑,面宽五间,前设走廊,上下檐皆置七彩斗拱,下檐额枋下复设镂空花板,门、窗皆作精细雕刻,有八扇透雕“八仙过海”隔扇门,殿内无楼,形成高深空井,给建筑创造了神圣威严之感,整个大殿不但装饰华丽而且高大雄伟,为巍山地区清代最大的重檐建筑。
文华书院南邻玉皇阁,始建于清光绪元年(1875年),以其地处文华山麓故名,书院座东向西,占地4000余平方米。清代光绪元年(1875年)重建书院于原玉皇阁旧址,因地处文华山麓故名文华书院。清代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,民国年间改为文华小学,为巍山最早的现代学校,现为文华中学校址。书院呈坐东向西,由大门、二门、半池、雁塔坊、魁星阁、藏书楼及两厢房等大小九个院落组成。现存建筑为雁塔坊、魁星阁、藏书楼及部分厢房,以藏书楼、魁星阁保存最好。魁星阁为重檐歇山顶建筑,面宽三间,四周设廊,上、下檐下皆置七彩斗拱,雕刻细致,繁缛华丽。藏书楼建于石砌台基之上,面宽五间,前后设廊,为重檐歇山顶建筑,翼角出檐甚长,虽无斗拱,但梁、枋及其附件雕刻生动流利,整个建筑体量高大,气势宏伟。书院藏书甚多,现大部分存于县图书馆。文华书院原存碑10通,为清光绪初年筹拨杜文秀起义军“叛产”作书院经费的布告,有一定历史价值。
玉皇阁及文华书院集宗教、文化、教育、民俗等性质建筑于一处,对于研究清代建筑及地方的宗教、文化教育和民俗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。
位置:云南巍山古城东北隅
开放时间:08:00-18:00